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乱-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忽然联想到了未来由岳飞亲自训练的“岳家军”,宁奕顿时心里一阵暗喜,心里已经暗暗打定了主意,算算日子,周丁的伤也该好了,回头就立即修书一封,让周丁从庐州挑选几名武夫充当护卫,一同带到扬州来。然后接下来的一切,就全由岳飞来帮忙训练了,这样一来,自己身边岂不是高手如云了?
宁奕心里乐呵呵地打着小九九,美的就如同一朵展开的花朵,美不胜收。
~~~~~~~~~~~~~~~~~~~~~~~~~~~~~~~~~~~~~~~~~~~~~~~~~~~~~~~~~~~~~~~~~~~~~~~~~~~~~~~~
就在宁奕暗自高兴的同时,一封信正由扬州府台衙门悄悄的送了出去,第二天晚上,一匹快马快速地来到了位于江宁府的江南应奉局,在然后,一驾毫不起眼的马车悄然出府,紧急送到了某一位大人的手中。
而此刻,位于江宁府西边的秦淮河畔上,一位年约三旬左右的年轻官员,正紧紧地握着一封书信!
江宁最出名的,不是美食酒肆,不是织绣锦坊,不是文人墨客,而是那一条长长的秦淮河畔!
江宁又称金陵,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宋太祖赵匡胤未统一天下之时,金陵做为南唐的京城成为那个时代最为繁华的城市之一。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的小周后也出生于此。江宁府自古便出文人墨客,南唐后主李煜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所谓“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便就是形容秦淮河,秦淮河两岸酒家林立,浓酒笙歌,无数商船昼夜往来河上,许多歌女寄身其中,轻歌曼舞,丝竹飘渺,文人才子流连其间,更成为文人墨客聚会的胜地,两岸的乌衣巷、朱雀桥、桃叶渡纷纷化作诗酒风流,千百年来传于后世。
这里素为“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只见河面上,富贾云集,青楼林立,画舫凌波,每到节日时分,秦淮河面上便会燃放起一盏一盏的小灯,以作应景之用。每到那个时节,秦淮河两岸总会华灯灿烂,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故此,秦淮河又赢得了“十里秦淮”,“六朝金粉”的美誉。
而此时,与秦淮河上这美丽的景色完全不融合的一幕,正在某一条毫不起眼的画舫上发生着!
“啪!”
那人狠狠地将手中的那封信撕成碎片,忍不住怒道:“好大的胆子,真是好大的胆子啊!”
“朱大人息怒。”此时,同样一名官员打扮的一名年长者不由得低声道,看了看坐在朱大人左右的两名女子,那年长的官员不由得低声喝道:“还不快出去!没看见朱大人有要事相商么!”
两名俏丽的女子赶紧低着头莺莺燕燕地走了出去。看着那满地的碎纸,那年长的官员不由得低声道:“朱大人,扬州府擅自停止供奉纳银这种事,一定得横加制止,万一此风一开,江南各地闻风效仿,这实在是一件麻烦事。”
那名姓朱的官员名叫朱勔,正是江南应奉局的采办,只见朱勔冷冷地一哼,满脸的狠辣:“恐怕他陈学艺还不明白,虽然我朱勔只是区区九品官吏,却身负皇命,手眼通天,更何况,这笔悄悄弄来的纳银,最后还是一文不少的给了皇上,他陈学艺就不怕丢官么!”
“恐怕难。”那年长的官员不由得摇了摇头:“这种事毕竟只有你知,皇上知。虽然当今万岁睁只眼闭只眼,也明白您朱大人的一片忠心,宁可为了皇上万寿山的顺利建立,而背上骂名。可是这种事一旦翻到明面上来,毕竟不是一件冠冕堂皇的事,他陈学艺有理有据,更何况还有当今万岁刚封的御史,只怕要动一动这杀威棒,难上加难啊。”
“陈允,我看你是越老越糊涂了。”朱勔地一笑,冷声道:“那个御史叫什么?宁奕是么?不过一个区区七品芝麻官而已,在威风还能斗得过蔡太师?别忘了,天下文官具皆蔡太师管辖,一个小小的御史,捏起来就如同一只蚂蚁一般轻松。”
朱勔仔细想了想,道:“即刻写信给蔡太师,随便寻个什么由头,把那个御史打发走,哼,这一下我看陈学艺还有什么话可说。”
陈允嘴巴动了动还想要说什么,想了想,最终还是什么也没有说,看着眼前这位正满面靡,不住地冷笑着的朱勔,陈允在心里重重地叹了口气,俯首道:“是!”
掀开帘子走出舫室,陈允看着这美丽的秦淮河畔,只见水上灯火点点,满天的星空密布,陈允又重重地叹了口气。
在经验老道的陈允看来,此事绝不会那么轻易的就能结束的。远方的那片朝堂,早已风起云涌,暗潮波动。恐怕朱勔的这一下子,不仅赶不走那位新晋的御史,并且还只会成为一根要命的导火索,拉开眼下那一场即将上演的要命的争斗了。
好一派如画的景象,只是从此以后,这天下,将再也不会那么平静了吧?
本书幻侠小说网首发
102。 第九十六章 老狐狸(上)
远方的临安城,一座华美的府宅里,一位白发苍苍,却依然精神抖擞的老人,手中正握着一封信。
他看的很仔细,很入神,良久以后,蔡京不由得深深的叹了口气,将那封信放在一旁的火烛上随手一扬,只不过片刻功夫,那封密信就如同火中的蝴蝶一般,瞬间就被烧了个干干净净,只留下了满地的灰烬。
“绦儿,你说说,父亲究竟该怎么做。”蔡京微微地看着眼前正肃立在自己一旁,低着头,神恭敬的三子蔡绦。蔡绦今年已经四十有余了,但是在蔡京眼里,蔡绦永远都还是自己的那个孩子。
只见蔡绦低着头,皱着眉头微微思索了一番,沉声说道:“父亲大人,我以为,此时万万不可以动了那个名叫宁奕的新晋御史。”
“为何。”蔡京忽然板起脸,躺在藤椅上,看着蔡绦,忽然沉声问道。
见自己的父亲神忽然大变,蔡绦皱着眉头,小心翼翼地道:“绦儿以为,宁奕是皇上新封的御史,若是此时**他,这不是往皇上的脸上打耳光么。”
“你说的不错。”蔡京点了点头,满意地看着自己的这第三子蔡绦,缓缓地道:“你说的很好,只是为父,却还是不得不动一动这个小子啊。”
“父亲大人,这是为什么?”蔡绦忽然惊惧地抬起头来,望着自己那早已白发苍苍的父亲,惊道:“父亲!请父亲三思,宁奕万万动不得,虽说天下文官具皆父亲管辖,当朝首辅,三朝元老,可是,这无疑是在往皇上脸上打耳光啊。”
“你说的,父亲未尝不明白。”蔡京淡淡地站了起来,“只是,若父亲不能在关键时刻得已出头,那么天下官员,还会以父亲我马首是瞻么。”
蔡绦顿时愣在那里,蔡京淡淡地笑了笑,慈祥着望着蔡绦,深深地叹了口气:“身不由己,身不由己啊!来人啊,去取我的官服。我要进宫面圣!”
只是没过一会,太师府门前,一抬八抬大轿缓缓地起轿,飞快地向着皇宫的方向去了。
此时的万寿宫里正是歌舞升平,大宋的真龙天子,徽宗道君皇帝此刻正坐在龙椅上,看着眼前的歌舞一脸的微笑。悠扬的音乐回在万寿宫内外,久久不能平息,事实上,像这样的景象,平日无比静寂的皇宫里,这样的场景并不常见。
蔡京平静地垂立在万寿宫门前静静地等待着,即便是已经过了好几个时辰了,这位老态龙钟的三朝元老的脸上竟然没有一丝的不敬,不由的让两旁的小太监由衷地有些钦佩。事实上,今天正巧是三皇子的诞辰庆日,而偏偏不巧的是,蔡京却单单选择了这个时候,进宫面圣。
咱们这位天子,独爱三皇子赵楷,是满朝皆知的事。然而,在这片宦海上沉浮几十年的蔡京,心里却跟明镜儿似得。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小太监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附在正一脸赔笑着看着眼前的这片歌舞的大内总管梁师成的耳边轻轻地说了几句,梁师成的眉头不由的轻轻地动了动,挥了挥手示意那小太监退下以后,又过了片刻,直到一曲已毕,梁师成这才低低地冲着正一脸兴奋地道君皇帝,谄笑着道:“皇上,蔡太师来了,正在外面恭候等待召见呢。”
“嗯?符长来了?”徽宗微微一笑,看着正坐在下首的三子赵楷,不由得笑道:“符长也知今日是我儿诞辰啊,宣他进来。”
“是!”梁师成微微地一弓腰,转眼憋了一眼正坐在下首微笑着的赵楷,转身连忙退了出去。
只是没过一会,只见满头白发的蔡京快步走了进来,看见徽宗倒头便拜:“臣蔡京,叩见吾皇陛下!”
“蔡太师,免礼。”徽宗笑意盈盈地道,脸上的笑容如沐风:“今日是楷儿的生辰,不必免礼了,来人啊,给太师赐座。”
老态龙钟的蔡京满脸的微笑,冲着徽宗笑道:“老臣今日惊闻三王爷生辰,特地赶来祝贺,祝郓王爷身体健康。”
蔡京的视线扫到赵楷的身上,只见这个年岁未过三旬的年轻王爷此时正身着一身华丽绝美的四爪龙袍,和熙的脸上正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白净的皮肤透露出些许文气,显然极富修养。
赵楷温和地冲蔡京笑了笑,道:“多谢太师了。”
“符长,不知你今日代来了什么贺岁的物品?快拿出来给朕瞧一瞧。”坐在龙椅上的徽宗哈哈大笑起来,看在蔡京眼里,却忽然间不由得浑身微微一震!
蔡京稳了稳绪,微笑着躬身道:“臣今日前来,自然是备下了大礼!”说罢,蔡京努力地从袖中拿出一封折子,喜气洋洋地说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今年应天府,蔡州府,唐州府,淮宁府,扬州府等地共计五十九道农田丰收,且水道顺畅,风调雨顺,这可真是天佑我大宋啊!”
“喔?快呈上来看看!”徽宗一听,果然脸上的兴奋之色顿现,蔡京继续喜气洋洋地说道:“恰巧今日正是郓王爷的诞辰,此等令人高兴的事,不正是天要送给郓王爷,送给皇上最好的礼物么!”
“太师所言不错,楷儿,此等美事正是应景之事!不知楷儿有没有什么即兴之作?”徽宗将那封折子翻开,冲着自己的这位最喜欢的三皇子哈哈大笑起来,然后感慨地说道:“真是老天保佑我大宋,看来朕每日向三清祈福保佑苍生,感动了天地,佑我大宋一方百姓风调雨顺。”
徽宗宠信道教,使得天下道教大兴,徽宗本人也每每自比道君皇帝,常常身着道袍来往于宫中,就连自己所住的宫殿,也被改名成了“万寿宫”!对于此,除了蔡京,还有一人,更能猜的透这位皇帝的喜好。
眼下正坐在殿下上首的赵楷和熙地笑道:“这全是父皇的功劳,不如就让儿臣作一首藏头诗,一来以做应景之用,二来,同贺我大宋江山风调雨顺,丰收大吉。”
“好!好!念来,念来!”徽宗忽然一昂脖子,兴奋的哈哈大笑起来,年迈的蔡京则安静的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徽宗和赵楷父子二人的一唱一和,淡淡的表上竟然看不出一丝旋霓。
要说整个朝堂,老狐狸这个名头当之蔡京莫属。
一记狠辣的后招,正被这位三朝老臣,精明的如同就快要成仙了似得老家伙,紧紧的握在手中!就如同一柄即将发的暗器,正随时准备着伺机而发!
本书幻侠小说网首发
103。 第九十七章 老狐狸(下)
蔡京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看着徽宗和赵楷二人。只见赵楷眉头皱了皱,思索了一番,然后站了起来,一句藏头诗已然了然于,张口念道:“天意归仁寿,下落英谁嗅。大雪压青松,昌炽鲁公侯。”
“好诗。”徽宗品了品,不绝口中念念地道:“天下大昌,哈哈!”
藏头诗,就是取每句的第一个字,连成一句词组,难度比起别样的诗词,难度更是加大了何止百倍。看到自己最喜欢的儿子张口成诗,徽宗心中不觉有些高兴,道:“楷儿,你想要什么样的赏赐?”
赵楷微微一笑,躬身垂立,恭敬地道:“儿臣不要赏赐,只要‘天下大昌’。”
“好!好!”徽宗不觉又大笑了起来。
蔡京冷眼在旁,观看了这一场其乐融融的父慈子孝,脸上不动声色地道:“启禀皇上,老臣以为,此次朝廷应下发奖表,褒奖各地的有功官员,对于其中能力出众者,更应该予以适当的提拔才是。”
“没错。”徽宗点了点头,探寻道:“不知符长可有人选?”
蔡京微微沉吟了一番,忽然脸上露出一股欣喜的笑容,出声道:“皇上,老臣以为,皇上钦封的江南御史宁奕,爱民如子,理应做为第一人选,为天下表率!”
“宁奕?”徽宗微微一愣,对于这个名字,徽宗显然显得陌生的很。
徽宗的反应,正在蔡京的意料之中,徽宗皇帝日理万机,哪里会记得宁奕!恐怕三天没有人在他耳边提及,徽宗皇帝便立刻会将这个名字忘的九霄云外。宁奕朝中无人,自然无人会提及。
蔡京的眉头微微地动了动,继续喜气洋洋地道:“皇上您忘啦,那可是您钦封的御史,皇上慧眼如炬,根据扬州府呈上来的折子,宁奕在扬州府干的有声有色,风生水起,当地百姓都呼宁奕为‘宁青天’,老臣以为,应当晋封宁奕为御史大夫,官居二品,为天下人之表率,为朝中所有官员之表率!”
见徽宗皇帝手拿着奏折,脸上的表忽明忽暗,一会青一会紫,蔡京连忙弯下腰,继续说道:“宁御史乃我大宋栋梁,还请皇上恩准!我大宋有如此清洁能吏,此乃我大宋之福也。。。”
“够了!!”徽宗皇帝猛地将手中的奏折狠狠地摔到蔡京脸上,满面怒容,惊的蔡京不由得急忙抬起头,六神无主地望着徽宗,浑身一哆嗦,显然像是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蔡京满脸震惊,继续哆哆嗦地跪倒在地,大呼起来:“皇上息怒,皇上息怒!”
徽宗满脸的愤恨之大现,怒道:“你若是再敢说一句,朕立刻砍了你的脑袋!!”
蔡京急忙住嘴,惊骇地看着正怒火滔天中的徽宗,两眼空洞,那双浑浊的老眼里满是惊惧之。
见徽宗大怒,殿中的太监急忙跪倒一片,眼见巨变发生,赵楷脸上瞬间变了两变,连忙起身,低声道:“请父皇息怒。”
“哼!”徽宗猛地站了起来,全身像是掀起了一股滔天的骇浪,指着正跪在地上满脸惊惧的蔡京的鼻子怒道:“谁要是以后在敢提到这个人,统统以大不敬治罪!”
“是。。。”年约七旬的蔡京跪在地上微微地颤抖着,天子一怒,血流成河,天下苍生具皆玉石俱焚,这个时候除了赵楷,谁又敢触了徽宗的怒意?下场只有死!
“哼!”徽宗一甩大袖,怒气冲冲地离开了正殿,赵楷脸上的神色忽明忽暗,看着还跪在地上的蔡京,赵楷微微抿了抿嘴唇,然后紧跟着徽宗的脚步追了过去。
一见徽宗离去,满殿的太监忽然纷纷地喘出一口大气,跪在地上的梁师成连忙起身,看着还跪在地上的蔡京,梁师成急忙走上两步,扶起还跪在地上的蔡京,不由得皱起眉头,低声道:“太师,您还是快快回去吧,皇上现在正在气头上。。”
满头白发的蔡京从惶恐中惊醒过来,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一脸惊惧地看着梁师成问道:“梁公公,请问皇上为何会动气?”
“太师稍安勿躁,可是,我也不知道为何啊。”梁师成叹了口气,轻轻地道:“太师还是速速回去吧,今后最好不要在提及那个人的名字了。”
“还请梁公公在皇上面前,替老朽多美言几句。”蔡京依旧一脸惶恐地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