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时归-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蔡京这是一头,那些武臣渐渐不驯又是一头。大宋官家祖艺相传,将压制藩镇作为一滴要务。西军在几十年前渐渐开始强盛,中央禁军又衰败得吓人。如何控制好西军都成了历代官家的要务。几十年前,是朝中名臣,都不要命也似的朝陕西诸路送,都要去经历一圈。压制了西军强兵几十年,后来名臣不多了,干脆派出家奴,李彦童贯之辈也算是争气,也算是压制住了西军这么些年,借着将他们调出来北伐,正好可以次第削弱分化。没想到童贯就此落马,如何再压制这些武臣也是赵佶心中耿耿之事。
赵佶多少也有点城府,毕竟也当了这么些年皇帝。知道自己1ù出什么口风,底下人就会揣摩行事,不知道闹出什么来。什么事情不想成熟了,还是最好不要透出这个风去。折腾这么些天,还是拿不出什么太好的办法来,今日在梁师成这里,总算是透1ù了点口气出来,看看这个心腹能不能拿出什么办法出来。
~~~~~~~~~~~~~~~~~~~~~~~~~~~~~~~~~~~~~~~~~~~~~~~~~~~~~~~
梁师成是在赵佶身边这么久的人,如何能不知道赵佶的意思?看这位官家总算是1ù出了一点话缝,连忙见缝就钻。当下就拜倒在地:“臣等死罪,不能为君父分忧,尸位素餐,还请官家责罚”
赵佶兴味索然的摆摆手:“典守者不能辞其责,你是朕身边人,少经外务,也怪不得你,起来罢。”
梁师成心中暗笑,他外务还经得少了?这些年朝局变动,蔡京掌一大半,他掌一xiao半。赵佶多少也知道一些,这个时候就是在睁着眼睛瞎说了。这位官家有个好处,就是对身边宠信人宽厚无比。
梁师成诚惶诚恐的起身:“官家之忧,臣下也略略知道一些,左思右想,却还是难筹。今日见官家如此焦灼,竟大扰官家大道修行。臣下冒死,不得不进忠言,一管之见,还请官家鉴纳”
赵佶一怔,缓缓坐下,虚虚抬手示意:“言者无罪,师成,你说就是。”
梁师成垂手肃立,低声道:“圣明无过官家,今日朝局之事。太师复相,本不是什么要紧事情,不论谁领政事堂,岂不都是在为官家驱驰奔走?士大夫及我辈官家家奴,谁沉谁浮,无碍大局。说句诛心些的话,就算王黼童贯此辈受了些委屈,又怎的了?雷霆雨1ù,莫非君恩,将来起复,还不是官家一句话的事情?”
这种话就是如蔡京等士大夫出身的说不出来的了,往前追几十年,那些宋史留名的重臣更是不会说。宋时士大夫在君主面前自有其cao守在,说是和皇权分庭抗礼也差不多少了。就算蔡京一意媚上,也绝不会自贬人格到这等地步。在他们心目中,还是和赵家共天下。
奈何时值末世,就是士大夫cao守,也一代不如一代。更不用说梁师成这种皇帝家奴出身,冒窜进士籍,除了媚上huo主,窃据权柄,就没什么顾忌的人物了。而上位者,往往爱听的也就是这些话,梁师成得固宠而不倒,也是其来有自。
这番话说得赵佶脸上果然也1ù出了笑意,连连摆手:“童贯王黼,也有他们的罪过。一场战事,朕竭力支撑他们,还打成这般模样,最后连武臣都掌握不住,受些责罚,也是该当。就看他们悔过如何了…………”
梁师成近前一步,声音放得更低:“…………太师复相没什么,可是和武臣难制的情势一结合起来,却是大患朝中都知,在燕地局势不可收拾的时候,遂有太师复相之议。而xiao种此前,在太师府前奔走已非止一日矣太师曲为敷衍,也是为了弥缝大局。太师复位,武臣得遂所yù,遂平燕地1uan事。太师虽公忠体国,然则武臣之辈,之后就yù壑难填矣太师也自然也深明其中厉害,西军既然难制,就提议调神武常胜军入卫,以近日名声鹊起之萧言厚禄加之,近日都mén更有以萧言得枢密院差遣,掌握三衙整练事之呼声。以此实内,以制西军。
…………萧言此子,焉知不是与西军有所勾连?燕地几军人马难制,反而得开府,得使相衔,更得入卫汴梁,掌西府要害事。饮鸩止渴,莫此为甚神武常胜军劲旅也,现知枢密院事吴敏,大才盘盘,更有太尉辅佐,足可制之。岂可将大权仍委之一南归降人之手,助长此辈难以餍足之心?
…………臣之所请,就是必依祖宗家法,神武常胜军入卫整练禁军事,必掌于文臣士大夫之手如此朝廷意旨可明示中外,震慑武臣中不逞之辈。自然天下无事,待禁军次第整练而成,内重外轻之势可成,如何再有臣下所不忍言之事?官家官家,臣下一得之愚,尽剖陈阶前,但请官家垂鉴”
梁师成这一状告得十分之刁,虽然口口声声对蔡京复相并无成见。话语中却不动声sè的将蔡京复相和武臣跋扈联系在一起了,诛心到了极点如果蔡京在当面,也得变sè。这隐相之yīn毒,和他蔡京不相上下甚而犹有过之
而萧言也自然就被牵连,也成了和西军一体有叵测之心之辈,绝不可用。总之绝不让他和神武常胜军再有半点关系将来再有机会,说不定还要以他为突破口,为再度攻倒蔡京的张本。西军在外,萧言在汴梁,动起手来自然是要多方便就有多方便。
一旦牵扯到党争,就只有你死我活,古今概莫能外。梁师成为王黼童贯靠山,攻倒蔡京,现在蔡京复位,梁师成为自身计,也只有和蔡京斗到底而眼前最为现成的突破口,就是萧言和神武常胜军入卫汴梁之事
神仙打架,萧言这个凡人遭殃。还未曾进汴梁城,就已经被下了眼yao。要是梁师成得逞,将来萧言是什么下场,难说得很。
梁师成这番话说完,就看着神sè变幻不定的赵佶,静室当中,一时安安静静。
~~~~~~~~~~~~~~~~~~~~~~~~~~~~~~~~~~~~~~~~~~~~~~~~~~~~~~~~
良久之后,赵佶才皱着眉头,轻声道:“吴敏要是有本事,高某人要是有本事。三衙及汴梁禁军,岂不早就整练出个样子来了?童贯常年在外,执掌西军。吴敏就是分管都mén左近禁军各军事,高俅掌三衙为辅翼。高俅朕心腹也,朕深知他,忠心是有的,也绝不多于不相干之辈往还,但是兵事上面却有限得很…………禁军如此,当然难以压服西军,当然难以内重外轻。萧言此子,毕竟立下如此功业,助朕了了先祖心愿。若是忠心,朕也不惜高官厚禄…………看他应调立刻入卫都mén,事功之心是热切了一些,也不至于就是跋扈难制吧?他如何有老种xiao种那般根基?”
梁师成心里顿时一沉,官家这失之宽厚的mao病又犯了。对一个南归降人,又何苦这般为他着想?
其实赵佶自己也是有苦说不出,他散漫,他轻浮,他贪图享受,他崇道,他自以为是。但他毕竟是大宋皇帝,而且是个并不很笨的大宋皇帝。总要为祖宗留给他的基业着想。不管是将来保卫他这个皇帝,还是用来压制四方边镇,中央禁军总得拿出点模样来才好。这些老人nong了几十年,只有越来越坏,没有半点起sè。要是将神武常胜军jiao给他们,就能将中央禁军刷新整练起来,赵佶自己都不信。
别人有党,他赵佶是孤家寡人无党。考虑问题自然和别人不大一样。作为大宋皇帝是不亲细务的,要紧的就是不断识别提拔人才出来,一代又一代的将治理国家的事情接过来做下去。他可以重用蔡京梁师成,可以提拔童贯王黼李邦彦吴敏高俅,为什么就不能试试萧言这个新人,看他有何本事呢?未必就不是一个大宋得用忠臣。
可是被bī让蔡京复相和萧言老种之辈在燕地生出的那些事端,仍然横亘在赵佶xiong中。让他委决为难。既想用萧言来试试,又实在是放不下这颗心。
一瞬间内,赵佶脸上神sè变化个不停,这些年来只怕从来未曾这样认真考虑过国家大事。最后还是叹了口气:“此事先不要下什么定论,等萧言到了汴梁,朕在看看罢…………朕亲眼看看,这萧言是何等样人,是不是得用得用自然有得用的道理,若是不得用,朕也不会心疼这么一个南归之辈”
梁师成心中叹息,这一次进言,看来没抓到最好时机,并没有引导官家朝着他所想的方向做出决断。官家还是想再看看萧言这个人,官家的脾气就是,看你这个人顺眼了,恩宠不替。到时候这萧言千万不要給官家看顺眼了才好,到时候他身后那位蔡某人,才是真正再度站稳了脚跟
官家是喜新鲜,爱风流的xìng子。萧言一个南归粗鲁之辈,又是靠马上得的功名。总不会投官家的眼缘罢?不论如何,在自己这里,总得严防死守要是萧言得用,蔡京调萧言和神武常胜军入卫汴梁就成了慧眼识人,顾全大局之举。地位就再也难以动摇,官家必然倚重他调合内外,震慑西军,更不用说蔡京还有一手理财的本事。到时候他这个当日攻倒蔡京的幕后主使,还不知道是怎样结局。要知道蔡京的手段,也不差似他
这时赵佶又叹了口气,自觉这个麻烦还迁延下来,打扰他道心不浅。淡淡的对梁师成嘱咐了一句:“今日之言,概莫传出禁中,可知道了?如果有所走漏,先找你这个苏三学士的不是。”
这句苏三学士,就是赵佶开梁师成的玩笑了。上一代有大苏学士xiao苏学士,梁师成自称苏轼出子,自命饱学,这个苏三学士名号倒也恰当。赵佶一句笑谈出来,转眼看梁师成,他却一副皱眉想着什么的模样,一时间竟然忘记答话。感受到赵佶目光之后,梁师成才反应过来,顿时拜倒在地:“臣敢不从命”
~~~~~~~~~~~~~~~~~~~~~~~~~~~~~~~~~~~~~~~~~~~~~~~~~~~~~~~~~~~~~
枢密院虽然号称西府,可办公地点,却是在皇城的东南角,在天章宝文阁东,秘书省西。比起西面沿着北廊正对的政事堂,规格上低了半级,并非一府独处。
这些日子枢密院里面比政事堂还要躁动几分。政事堂是蔡京复相领其事这已经是定下来的。而枢密院中,童贯去后,到底是不是枢密院副使吴敏领知枢密院事,还未曾有定论。就算是一向矜持的吴敏,这个时候也有些沉不住气了。本来他和童贯王黼联手,准备化解燕地局势,童贯封郡王,这个知枢密院事位置已经说好就是他吴敏吴讷言的了。现在一天云雾,却是被另外一股风吹散。童贯是去位了,可是知枢密院事到底是不是他,却还是说不准的事情
吴敏算是阻挠了蔡京行事,自然这个时候不会去登蔡京的mén。但是梁师成那里,却再没有了往日的崖岸高峻,已经亲去探了好几次口风。和正式投效差不多了。作为文臣,执掌两府就是仕途顶峰,是人臣一身追求所系。哪怕吴敏宦海沉浮也有这么些年了,不由也是心热。他这般举动,自己清流一党中人,很有些冷嘲热讽的话语传出来,也不知道是看不惯还是吃醋。
可是梁师成那里,也并没有一句实在话下来。不动这个心思还好,一旦动了,到了现在这个没着没落的时候,往日养气功夫就不见了,吴敏几日来都跟百抓挠心也似。在枢密院中,不是什么事情的由头,也很了几场脾气,让底下人都噤若寒蝉,一旦下值xiao聚,背后都在说这位往日崖岸高峻的吴大人的笑话。
此时此刻,吴敏在枢密院明堂当中,拿着一分文书,却怎么也看不下去。满心思都是焦躁,寻思怎样才能打动隐相梁师成。但人心思一旦热切,就少了几分清明。百般琢磨,都不得要领,人就加倍的烦躁起来。想找吏员寻些不是,这些吏员都知道厉害,远远的避开这位吴大人,就算是送什么文书,也是谨言慎行,让吴敏寻不到错处。
就当吴敏实在有些坐不住的时候,一名吏员匆匆从外而入,低声通报:“宇士来拜,吴相公,见是不见?”
吴敏霍然站起:“宇文叔通回来了?倒是好快快快安排,偏厢延客,某这就去见他”
却没想到,初识燕京的宇文虚中回来得这么快在他们这一党中,宇文虚中虽然有点恃才,却是机变无双,这个时候他更是旁观者清,还深知燕地内情,正可以请益一二这宇文虚中不声不响的就回了汴梁,第一个就来拜自己,定然也是为了燕云之事,说不定自己就能得到什么启
吴敏一声话,吏员们忙不迭的将宇文虚中延至枢密院偏厢当中,奉上茶食。燕京一行,宇文虚中看起来也清瘦了不少,jīng神却还不坏。目光转动,更显得jīng干。当下含笑就去了枢密院旁偏厢。
这里本来就是安置奉枢密院传召而来的武臣暂歇的地方,等待枢密使一一召见。布置本无足观,就是茶食也粗劣得很。宇文虚中却不以为意,原来身上那些锋芒看起来都少了许多,笑yínyín的在那里安坐,甚而起身看看四下布置,看看窗外景物。
正等候间,就听见吴敏招呼:“叔通兄,燕京往还,大是辛苦,却没想到先来拜在下,叫在下如何克当?燕云事毕,大军调度事物繁忙,在下实在闲暇时间无多。叔通兄有何见教,但请明示,在下也就不敢留客太久,等此间事了,再为叔通兄接风洗尘如何?”
吴敏语调沉稳,气度雍容。一身紫袍,从mén外缓步而入,半点也看不出刚才在明堂当中焦躁模样。
宇文虚中一笑回头,打量了吴敏一言,大笑道:“讷言兄,却还欺我此刻讷言兄一心想的只怕就是那枢密使位置。在下此来,正是为讷言兄谋得此要紧位置。若讷言兄还是这么一副冲淡做派,那在下不说也罢,就此告辞”
他说得出也做得出,拱拱手就要朝外走。吴敏一怔,苦笑着扬手拦住:“叔通兄,你我至好,何必如此相戏?某yù得枢密使位,也不过是想为朝中保留一分正气,为国宣劳。惜乎朝中局势混沌不清,有力却无处使去。此刻叔通兄回返都mén,我辈正如大旱之盼云霓,叔通兄有何见教,在下岂敢不洗耳恭听?难道还要在下先在丰乐楼为叔通兄摆上一桌才成?”
宇文虚中哈哈大笑,虚点吴敏:“讷言兄啊讷言兄,我辈就是这些大头巾气太重,才反过来吃了那些杀伐果断之辈的亏。那萧言更是其中佼佼者,现在风传他要得枢密院差遣,讷言兄再不改弦易辙,只怕降伏他不住,将来还有得纠缠…………在下兼程赶回,正是为解讷言兄心中忧虑”
~~~~~~~~~~~~~~~~~~~~~~~~~~~~~~~~~~~~~~~~~~~~~~~~~~~~~
宇文虚中的确是急急忙忙赶回汴梁的,如果说他的来意就是为了吴敏,这倒也不见得。
凡是要行纵横之事,就得见机,还得果断抓住机会。他和耿南仲已经在燕京败了一局,迎接到了新的天使之后,还呆在那里做什么?汴梁都mén,此刻正是因为燕地战事结束而有绝大改变,只要有变动,就有机会。具体是什么,只要人在汴梁,就总能察觉出来,再看看有没有下手的余地。在燕京恋栈,还在为输了一场不服气,想找点xiao便宜回来,这岂是行大事者该有的作为?
宇文虚中和耿南仲比萧言还要早十日出了汴梁,一路车马,路上也未曾耽搁,早早的就回到了汴梁城中。以他的活动能量,稍稍往还一下,看看最近诏旨动向,打听打听点流言。基本上就能把握住汴梁朝争的局面到底是什么。
宇文虚中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已经现,现在都mén流传的,蔡京复相之后要让那萧言进枢密院行走,几乎就是蔡京确定不移的想法。而蔡京也想通过萧言在枢密院,在三衙施加影响力,而不是如上次一般,一场伐燕战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