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三国之大江东去-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诖耍 �
张郃问道:“义渠,这么早就出兵,哪里又有战事了?”那员将是袁绍手下别部司马蒋义渠,听见张郃发问就回答道:“将军有所不知,几天前降将王门带了一万人去打东州,却被那县令骂得狗血淋头,灰溜溜地跑了回来,主公一气之下命我带兵前往征讨。这不,正在点齐人马准备出发。”
张郃听说是打一个县令就没太理会,和蒋义渠聊起了军备情况。陆轩却暗暗留上了心:“如果我没记错,这次征讨应该是扑了个空。那个县令先投靠了鲜于辅最后又归于曹操,替曹魏镇守边疆多年,据说很有才干,如今近在咫尺错过岂不可惜?”
陆轩不动声色地等在一旁,直到张郃别过蒋义渠走向本部,他立刻低声说道:“请将军助我一臂之力。”张郃见他突然冒出这句话,而且说得一本正经,不禁好奇地问道:“承远,什么事?”陆轩沉吟了一下:“请将军给我五百骑兵,我想带陆轲去边界找一个人。”
五百人不多,但五百匹战马可不是个小数目,张郃即使有权支配也要报知将军府兵曹,他见陆轩神神道道,心里很是纳闷:“不过是找个人,为什么要动用这么多部曲,而且非要骑兵?”
陆轩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些古怪,看着张郃说道:“将军,末将不敢确认能否找到那个人,但七天之内必将五百人马全数带回。”
张郃对陆轩有着莫大的信任,听他这么说便点头答应下来:“承远,辽西还有不少公孙瓒的残部,一路上务必小心在意。七天之后我在家中备酒相待。”
陆轩见张郃不问原因一口答应,感动之际向他深施一礼:“将军放心,承远这便去了!”说完跟陆轲飞马直奔骑营。张郃凝望着两人渐渐远去,相信如果他知道了陆轩的真实用意,肯定会大吃一惊。
……
东州县位于易京东南,原本隶属蓟侯公孙瓒治下。袁绍占领辽西之后率大部返回,只留下少数军队逐县收编,东州虽然人口过万但相对偏远,眼下仍是无主之地。
头几天投降袁军的王门组团前来旅游,县令非但拒不欢迎,反而在城头进行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王门没脸进城,带着一万多人参观了半天城墙,然后就夹起尾巴回去了。
一万军队几乎等于全县人口总数,而父母官动动嘴皮子就让他们落荒而逃,满城百姓为之一片沸腾,县令的威名更是近人皆知。
这时那位县令正在衙门里端坐,二十七八岁的年纪,丝毫看不出有什么欣喜的意思,反而隐隐露出担忧的神色。旁边的县丞见状说道:“大人,你斥退王门令全城百姓很是鼓舞,如今怎么闷闷不乐呢?”
县令听了轻叹一声:“不瞒你说,我与那王门本为旧识,对他为人也略知一二,所以才冒险想出这么个主意,不然一万人马咱们根本无力抵挡。蓟侯在时待我甚厚,我原本做好了与东州共存亡的打算,这次能骂退王门纯属侥幸;再者王门虽走,但袁绍还会派军队来的,那时我也无法应对了。”
县丞带着敬意说道:“大人不忘故主、忠义双全,实在令下官钦佩。不知接下来大人有何打算,下官一定竭力相助。”
县令点头说道:“咱们同僚多年,你也知道我无意什么名利,只想踏踏实实为百姓们做一些事。蓟侯虽然不幸身死,但鲜于辅在众人推举下继任太守,这个人比较正直,和我也有些交情,不如先投奔他吧!”县丞躬身说道:“愿随大人左右,可城中的百姓怎么办?”
县令走到门口,望着被院墙围起来的天空:“袁绍一直打着爱民如子的旗号,派军队来是要全盘接管蓟侯的领地,不会对百姓们怎么样的。咱们最好马上离开这里……”
他话还没说完,就见一个军卒匆匆赶来:“大人,西城外来了一哨骑兵,自称是从易京逃出的公孙范残部。县尉大人不敢做主,特命小人前来禀报。”
县令很惊讶:“易京居然还有残余军队逃了出来!”他略一沉吟说道:“你让李大人把所有部下都叫到西城,我随后就到。”那军卒诺了一声转身奔回。
县令把内务暂时托付给县丞,从架上摘下一把长剑,带着两名卫士快步来到西城。守城的李县尉过来见礼,接着指向城下说道:“大人请看,就是这些人。”
县令扶着垛口看去,只见一百多名骑兵杂乱无章的等候在城下,身上破烂的军衣沾满了血污,跨下战马也是遍体灰尘,一看就是经过长途跋涉的疲劳之师。
他见没什么异样就高声问道:“城下众军现在是谁统领?请上前说话!”一个留着胡子的军官在马上接道:“请问是县令大人吗?在下曲督魏如,带领残部特来投奔!”
城墙不是很高,县令把对方的体貌看得清清楚楚,不禁在心里暗赞一声:“好威武的一条大汉,实在是我平生仅见!”他这样想着嘴里说道:“本官是东州县令田豫,各位远来到此我本该出城迎接,但袁军随时可能出现,不得已只好半开城门,并请各位解下兵器进城!”
那曲督回头看了一眼,接着朗声答道:“既然这样我们听从大人安排就是,请打开城门!”说完指挥军士们摘下兵器堆在一旁。田豫点点头对县尉说道:“把城门打开吧。”
厚重的城门发出吱吱呀呀的响声,打开的裂缝只能容一人一马通过,骑兵们便列成一队相继进入城中。一身军卒装扮的陆轩催马走上吊桥,望着城上那个头戴长冠的身影暗说道:“‘魏如’就是‘为汝’。田豫大人,陆轩来也!”
求书评,求收藏,求砸票!
请喜欢本书的各位朋友给点动力,没有亲们的支持,老秋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写下去了。
第十八节 虚虚实实
县丞有些尴尬地看着陆轲:“曲督大人,鄙县地处偏僻,驿馆也只有几间,所以只好委曲各位住在这里了。”陆轲摸了摸下巴上的假胡子,大咧咧地摆手说道:“不必客气,大伙天天疲于奔命,能有个安身之处已经很好了。你若有事就请自便,我们自己收拾一下就行。”
县丞带着歉意说道:“大人能谅解是最好了。饭食稍后就派人送来,请各位先休息一会,下官告退。”抬手向陆轲施了一礼转身离开。
陆轩看着四周哭笑不得:“这里倒挺宽敞,就是光线暗了点儿。田豫也真有办法,竟然把大伙安排到监狱来了,看来我跟这地方还真是有缘啊!”
他又仔细看看,发现牢房里连一个犯人都没有。田豫再有才干也不是神仙,不可能让所有百姓都遵纪守法,等问过狱卒这才知道:早在三天前县令就把犯人们遣散了。
陆轩心知肚明:“田豫这是要走啊。我大老远的跑到这来,就是为了把你带回去,千万不能有任何闪失!”他也顾不上吃饭,带着陆轲直奔县衙;等赶到时却被功曹告知:“县令去了西城就再没回来!”
陆轩进城后一直没见着田豫,这时隐隐感到有些不妙:“他是不是怕我们把袁军引来脱不了身,所以想马上离开东州?”他越想越觉得自己猜测不错,连忙向功曹问道:“阁下可知县令大人住在哪里?”
那功曹不明白陆轩的用意,“知道”两个字刚说出口便觉脚底一轻,整个人已经腾云驾雾一般飞到马背上,吓得他顿时“啊也”大叫出声。只听陆轲在身后嘿嘿一笑:“带路!”
兄弟俩在功曹指点下赶到田宅,见门口停着一辆马车,有两个人正往车上搬着东西。陆轩心想这个田豫真够有主意的,说干就干毫不拖泥带水,幸亏自己发现的早,否则这趟就算白来了!
二人跳下马走进院子,正在忙活的田豫看见他们就是一愣:“二位这是……”陆轩看了看堆成小山的竹简,问道:“大人,你要准备离开了吗?”
陆轩现在的身份是士卒,旁边的陆轲才是“领导”。田豫有些诧异,不明白这个小兵怎么敢越过长官随便说话;他打量了一下陆轩,发现对方的眼神清亮如水,似乎能直接看到人的内心,不禁暗吃了一惊:“这人真的是个寻常小军么?”
见田豫缓缓点头,陆轩接着说道:“不知大人要去哪里?又怎么安顿我们这些人呢?”
田豫用了几天时间把县务安排妥当,本来打算今天就要离开,却被这队骑兵延误了半天时间。他念及旧主之情收留了这些人,接着就赶快收拾东西,生怕再有什么意外耽搁了行程;不想这些当兵的似乎黏上了自己,如影随形又跟着来了,真是岂有此理!
陆轩看出田豫的不痛快,暗笑一声说道:“大人,想必您是看在蓟侯的份上才放我们进来,在下替弟兄们谢谢你。可是您想过没有,一旦袁军大队人马杀到,不但我们这些人您白救了,全县百姓也要跟着遭殃啊!您就这样一走了之,真算得上仁至义尽吗?”
“仁至义尽”四个字让田豫心中一动:“袁军再来是必然的事,这些人既然杀出易京就证明绝不会投降。我扔下一县百姓已经于心不忍,又怎么能看着他们再经历战火?”
陆轩见田豫迟疑起来,知道他已经被自己“不幸”说中,就接着趁热打铁:“大人,既然您已经帮了我们,不如好人做到底,让我们跟着您一起走,路上也能有人保护,至于以后都听您的。”
田豫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总不能让这些人在外面等着被袁军消灭吧!留下也不是,赶走也不行,看来只能带给鲜于辅收编了,想了想终于答应下来。
陆轩忍住心中的喜悦,叮嘱陆轲看住这只煮熟的鸭子,自己返回监狱做后续布置。他策马奔出一段路,见田豫已经看不到自己的身影,终于开心地笑了起来:“进城和同行两步计划顺利完成,这第三步嘛,就要开始拐骗了!”
田豫总感觉那个小兵有什么不对,一时半会却又想不出来,摇摇头转身收拾东西去了。他并不知道,从做出决定的那一刻开始,自己的人生已经悄然发生了转变;以至于每次提起这事他都忍不住奚落陆轩一番,当然,是在很多年以后。
……
暖暖的阳光投向大地,放眼望去尽是融融春色。陆轲率领着一百多名骑兵,保护着田豫一行人离开东州县城,向三百里之外的北平进发。
马车上有个七、八岁的男孩,经常把脑袋伸到外面看热闹,看来在车里呆得很是无聊。陆轩猜出这应该就是田豫的儿子,想了想就靠过去问道:“告诉叔叔,你叫什么名字?”
见有人跟自己说话,那男孩的表情顿时生动起来,笑嘻嘻地答道:“我叫田、彭、祖!”陆轩看着那张小脸儿就是一乐:“彭祖?好名字啊,谁给起的呀?”
“娘说是爹给起的!”
“那爹爹一定是希望彭祖长命百岁喽。”
“叔叔你真聪明,娘就是这么说的!”
陆轩有意哄田彭祖开心,就不停讲笑话给他听,把小家伙乐得手舞足蹈;田豫一直跟在马车后面,见两人有说有笑也过来凑热闹。只听陆轩说道:
“有个文士得到一方珍贵的绢帕,经常带在身边。一次在集市不小心弄丢了,他心急之下向每个人都问上几遍:‘见我帕么?’大家都听成了‘见我怕么?’认为这个文士很奇怪就不理他。”
“后来他碰见一个武官,依旧追问不停。武官忍无可忍终于破口大骂:‘老子打了十几年仗,人都不知杀过多少,还能怕你一个书呆子吗?快给我滚!’”
车里的田夫人“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田豫也是忍俊不禁,心里对陆轩更生出几分好感,看着他的背影想道:“语出惊人,这个小军还真是不一般。”
众人正在哈哈大笑,忽然看见一匹战马从前方飞奔而来,正是陆轲派去做斥候的士卒。只见他神色紧张地对陆轩说道:“将军,前面发现数百骑袁军,正在向这边行进!”
田豫虽然害怕袁军,但相比之下更震惊于那个士卒的称呼:“将军?”
陆轲脸色一变,跳下马伏在地上听了片刻,接着转身对陆轩说道:“果然有骑兵出没。事不宜迟,看来咱们得赶紧离开这里!”
陆轩知道该自己上场了,便对田豫拱手说道:“在下偏将军陆轩,为保全这支队伍才隐瞒了身份,请大人不要见怪。现在袁军就要到了,我们人少难以抵挡,还是暂时躲避一下吧!”
偏将军的品阶要高于县令,田豫连忙说道:“下官听将军吩咐就是。”他见陆轩应对变故从容不迫,身上自有一股威严之势,在心里暗说道:“我真是看走眼了,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一个平常小军?”
陆轲见田豫没有异议,压低了声音说道:“众人听令:保护好田大人家小随我快速前进,注意别让马跑起来!”说完当先向西疾行。
队伍刚刚绕过前方树林,就听到身后隐约传来隆隆闷响,不多时无数蹄声已越来越近,如同一记奔雷滚滚而过,脚下的地面都跟着微微颤动。众人不敢停留,在林中全速奔出七八里开外,等后面的声音消失了这才停下。
这时天色渐晚,陆轩跟田豫商量了一下便决定就地扎营。士卒们在林中空地生起几堆篝火,田彭祖跟陆轩映着火光有说有笑;等帐蓬搭完出去行猎的人也回来了,各种野味被到火上烤着,没过多久林中便焦香四溢。
陆轩接过士卒送来的兔子,撕下两条后腿拿在手里,把其余的交给田彭祖:“乖,拿到车里跟娘和妹妹一起吃。”小家伙也真听他的话,欢呼一声撒腿跑向马车。
陆轩递给田豫一块兔肉:“大人请坐。”田豫知道他有话要说,依言坐了下来。陆轩见他有些拘谨就说道:“大人难道还在责怪我么?”
田豫不得不拘谨些,人家年纪再轻那也是将军啊!他拱手答道:“下官不敢,只是没想到将军会穿着军卒的衣服,有些出乎意料。”陆轩听出田豫有点意见,笑道:“你是不是在想‘这个军卒怎么如此没大没小,成何体统?’”
这话明显有揶揄的意思,田豫听了微微一窘:“下官确实这么想过。”陆轩说道:“田兄真是诚实的人。这样的话咱们就两两相抵,谁也不欠谁的了,呵呵。”
两人相视一笑,感觉彼此的距离拉近了不少,坐在一起就唠上了。陆轩有意让对方折服,谈话内容天文地理、上下古今无所不含,而且见解独到常常让田豫耳目一新,觉得跟他讲话实在是一大享受。
二人交谈了很久。田豫见陆轩虽然年轻,但说起话来环环相扣,显得思维非常缜密,神态也是豁达随意从不矫揉做作,不禁油然而生敬佩之心,想道:“这个陆承远身为武将却德才兼备,绝对不会久居于人下。想不到我还能碰见这样的俊杰!”
陆轩见田豫对自己的态度很郑重,感觉已经达到了目的,话题一转说到眼前:“国让兄下一步有什么打算?”田豫不知不觉中已经很重视陆轩的意见:“蓟侯亡故以后鲜于辅被推举为辽西太守,我想去投奔他。不知将军以为如何?”。
陆轩没有回答田豫,反而说道:“在下久闻国让兄贤名,有个问题想跟你请教,希望田兄能够回答。”田豫说道:“将军请说,下官一定知无不言。”
历史中记载:“田豫……位止小州,招终于郡守,未尽其用也。”说明这个人很有能力,不过陆轩出于为今后考虑,还是想亲自验证一下,缓缓说道:“敢问国让兄,你的志向是什么呢?”
田豫见陆轩一瞬不瞬地看着自己,低头考虑了一会才说道:“愿尽己之能造福一方百姓,守护一方平安。”
两个人接触的时间不是很长,如果田豫张嘴就是“丰功伟业”等等,陆轩反而会大失所望;这句平实之语让陆轩欣喜异常,也认定田豫是个踏实肯干的人,恨不得伸手在他脑门上点个大大的“赞”字。
田豫见陆轩面带微笑、双眼放光,也不知道对方喜从何来,问道:“将军这么高兴,是不是有什么好事了?”他根本没想到眼前的大灰狼披着一张羊皮,正在为得到猎物暗自窃喜;不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