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布衣官道-第6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中南海出来,汽车行驶在长安街上,今天是好一个霓虹的夜景啊 京城的夜景灯火掩映至天空,北方的春天不像南方那般阴云密布,所以天空显得天特别的高远,看不到天上的星星,却能依稀的看到其蔚蓝……
张青云叮嘱毛谦驾车去天安门广场,张青云在广场下车挥挥手让毛谦自顾找地方停车,他自己随意在广场上散步。
晚上的广场上人山人海,很多过来散步锻炼身体的人,也有很多游客,张青云走在其中感觉特别的亲切。
“哎,先生能麻烦您帮个忙吗?”一个声音在张青云身侧响起,张青云回头才明白是一家三口想找张青云帮他们拍一张合影。
张青云欣然应允在相机中一对年轻的夫妇将女儿拥在中间,他们背后便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看得出来他们很放松很快乐。
“谢谢先生,下次欢迎您去我们江南去玩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张青云听这句话微微有些失神,江南好啊谁不说江南好?他心中默念着这首词,心情激荡澎湃……
正文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履新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履新(求月票)
凌祖红和张青云的谈话是绝对保密的,即使是京城消息最灵通的势力也不知道这件事。
也许是中央政治局会议还没有召开的缘故,抑或是中央另有考虑,对张青云的任命并没有如期而来。反倒是关于江南干部履新的新说法开始在京城广为散布开了。
根据传言,江南省委书记粟一宵成了热门人选,而江南省省长的热门人选并不是张青云,而是陈杰。不难判断,这个传言的根据均来自问政江南的专题会议。
在那次会议上,粟一宵和陈杰两人表现出色,他们呼声最高是很自然的事情。至于张青云,他虽然也有出色的表现,但是下午的会议他没有参加,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肯定是倾向于张青云没有机会了。
至于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又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讲张青云在会议上的发言虽然可圈可点,但和中央对江南的定位相违背。
目前外面普遍的观点都认为中央对江南局面每况愈下已经大为恼火了,这次中央是铁定心要对江南动一次大手术。一来要彻底的解决江南问题,二来也是树立一个榜样出来,给太子系以及那些斗争没有底线的势力一点颜色看看。
如果真是这样,张青云在会议上的发言显然和中央的意图是相违背的,再考虑到其在会议中途离场,不难得出张青云出局的结论。
而另外一种说法则讲张青云出局是因为赵系的缘故,张青云本身是赵家的女婿,同时他最近和赵家的高层来往频繁,他这样的做法显然是组织不容许的,通过这个方面解释,似乎对张青云也是不利的。
而作为当事人的张青云,他对这些传言完全是不理不睬,他专心致志的一门心思扑在江南的事务上,几乎上下班都是忙这事,晚上他常常还工作到深夜。
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是张青云处事一贯的原则。对江南的事情他有自信是一方面,但是他亦不敢怠慢。虽然凌祖红讲江南和华东不能比,但是,张青云去华东不过是做一个市委副书记,而他这次下江南则是一省之长。这个差别太大了,位置越高,责任越大,江南一省,数千万人口,掌管如此大一省的政府事务,岂能是一件容易事?
另外,张青云虽然对江南熟悉,但是他以前却从未站在一省的高度来考虑问题。江南一省一共十二个地级市、自治区,分别是武德市、武陵市,清江市、蓉城市、衡水市、郴阳市、澧阳土家族自治州、武阳市、楚阳市、衡南市、郦阴市、巴陵市。
这些地级市每个市都各有特点,张青云以前也就在武德、武陵、清江等几个市任过职,远远还谈不上对江南的全面了解,真要工作做到家,这些市甚至下面的县都需要要认真调研。
多年的从政经历让张青云明白,上位者最重要的是了解民情。只要是一线的民情,了解得越多越好,不仅要了解简单的生产生活的问题,还要了解意识形态、社会风气等各方面的问题。唯有这样,在做决策的时候心中才会有清晰的思路,才不会盲目。
张青云现在无法到现场调研,但他也自有办法,那就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了解情况。互联网的各种论坛,贴吧,政府网站等等这些平台都可以了解到很多信息。
虽然这其中有很多信息都是以讹传讹的,但是在海量的信息中总能筛选到有价值的信息。张青云这些年来,用这个办法调研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每次效果都不错。
……
书房,偌大一张全国地图挂在墙上,房间里面灯火明亮,张青云背着手认真看着墙上的地图,眼睛盯住江南这个地方一瞬不瞬。
中原六省,江南居南部,它东部临赣江省,北部接江北,南靠岭南,西依贵、川等几省,周边一共和六个省接壤。在整个江南六省中地理位置是很不错的。
尤其是南靠岭南,和岭南仅一山之隔,这给江南带来了无数的机会。一般从岭南北上的火车、汽车都需走江南中转,首先交通便利这一条相对于其他中原几省就非常有优势。
另外,江南江北隔江相望,长江在这一带江流相对开始舒缓,长江两岸有大批肥沃的土地,对发展农业来说是相当有利的。
江南在气候方面更是得天独厚,四季气候分明但没有大内陆区那般大的反差,降水量丰富,有典型的温带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在北部山林地区尤其适合茶叶等资源类农作物生长,这也是江南的一大优势……
张青云默默的在心里盘算中江南的种种优势,他越想越深,渐渐的,他眼前已经不再是地图上抽象的几个地名了,而是有了立体、鲜活的场景。
江南的地形地貌由北向南,江南的各种农作物、经济作物漫山遍野的景象,江南的科技园、江南的特色旅游,江南的水电站,江南的水泥产业……
这些画面由宏观到微观,最后甚至还有很多熟悉的容颜在他脑海里面开始浮现出来……
“咳,咳”两声很低的咳嗽,张青云一惊,眼前的种种幻想全部消失,回头看见赵佳瑶站在门口,一双眼睛脉脉的看着他。
“呃,你还没休息吗?”张青云说了一句没营养的话,一抬头看见时钟才九点的样子,他又讪讪的笑了笑。
赵佳瑶抿了抿嘴唇,走进来用手撑着腰欲坐在沙发上,张青云连忙过来扶她,道:“你不用管我的,我只是想一些事情而已。”
赵佳瑶没理他,依旧抿着嘴唇,等了半晌,她道:“外面的传言我都知道了,你不用太往心里去。”
张青云愣了一下,知道赵佳瑶误会了,他也不解释,道:“什么不往心里去啊?你是指的哪一方面的谣言?”
赵佳瑶轻轻叹了一口气,道:“你的心思我理解,也是的,江南那个地方不知有多少人都躲着,偏偏你却争着抢着要过去,真就那般在意么?”
张青云眯眼看着赵佳瑶,脸色没有变化,道:“你觉得江南不好吗?我生在江南,长在江南,对那里是有感情的。而且,你我两人也是在江南相识的,这些……”
赵佳瑶伸手抓住张青云挥动的手,脸上泛起丝丝的红晕,道:“你呀,哎,这不能混为一谈。你去江南我自然没有意见,但是组织肯定有组织的考虑,没有去得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是吗?”
张青云盯着赵佳瑶,道:“真的吗?”,赵佳瑶楞愣的看着他点点头,道:“真的”
张青云看她良久,突然哈哈大笑起来,道:“你这个傻丫头,你多想了你道我天天忙什么?我告诉你,我现在天天忙的都是关于江南的事情,我可以负责人的告诉你,克日我便要去江南了……”
“啊……”赵佳瑶一惊,脸上尽是惊愕的神情,张青云微笑轻轻的搂着她,轻轻的吻了她的染红的脸颊,心情说不出的放松和惬意……
……
关于张青云的任命来得如此突然,以至于京城大部分的人都有些措手不及就在京城关于江南的各种传言如火如荼的时候。
中组部网站上出现了两条人事任免消息,第一条消息是中央决定免去张青云同志商务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职务的通知。而第二条消息便是,中央任命张青云为江南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代省长的通知。
也许是这条消息的确太突然了,以至于通知出来以后,并没有马上出现预想的火爆场面。这个消息在京城大约沉淀大约半天的光景,媒体才纷纷开始转载,随着报道这一消息的媒体越来越多,这条新闻才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然后迅速的变得火爆。显然,张青云的这次履新是有非凡意义的,当天晚上的央视新闻联播赫然都播了这条消息。
张青云接到调令后第一时间到商务部开始交接工作,他和魏宋平谈了几个小时后出来,起初还没觉得啥。但是很快,他的三部手机的电话、短信,网上的电子邮箱都有爆的趋势。
这次通过各种方式向他表示祝贺的人比他以前任何一次履新都多,一省之长,他今年39周岁,这又是共和国的一个新纪录。
张青云也通过这次履新正式向世人宣布了他正式踏入了共和国政坛最中心的那个圈子了,数千万人的父母官,掌控的面积数十万平方公里,不夸张的说,这便是一方诸侯的实力了。
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仅仅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张青云的政治生涯将从这个位置开始转折,开始了新的篇章,他能够走多远,很多人都拭目以待
而对张青云来说,他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便是要着力的解决江南的问题,正如梁副主席所说,江南的事情是一个试金石,他要想走得更远,必须先趟过这一关。
布衣官道 第十二卷 一方诸侯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走马上任
江南省委大院,今天院子里面车来车往极其频繁,江南省干部大会在省委第一会议室召开,下面各市州领导,省委、省政府直属部门领导,人大、政协相关领导,离休老干部、老同志代表等等聚集一堂。
在会上,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韩山民宣布中央任命,任命张青云同志为江南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在此前,省人大常委会已经召开第十六次会议,任命张青云为副省长、代省长。
张青云正式踏进了江南的土地了,而今天的干部大会就是他和全省主要干部的一次见面会暨江南省各界对他的一次欢迎会。
今天的张青云一身藏青色的西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他身材高大,今天又刻意的注意了自己的形象,整个人看上去气度非凡,有一种让人说不出的威严。
一号会议厅的人头黑压压的一片,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在张青云的身上,整个江南厅以上的实权干部基本都在这间会议厅里面,而这里面很多人对张青云来说都是熟面孔。他只需这样一眼扫过去,熟面孔就十个指头数不完,像厉刚、倪广宇、王鼎等人都是张青云的老熟人了。
现在这些人无一不是赫赫威凛,掌一方权柄的人物,在江南这个地方,他们都是真正的实权人物……
最近张青云一直在了解江南的人和事,他离开江南这么多年了,江南早已经物是人非,昔日的实权人物,手握重权的领导很多已经退居二线,甚至退休了。
而取代他们的是江南新崛起的后起之秀,有很多人张青云以前都不熟悉,甚至都没接触过。当然,张青云熟悉的干部中,有很多人现在也是身居要职了。
像王鼎,这位赵系的官员,以前是武陵省委组织部部长,现在已经成为武陵市市委书记了。像王平,张青云在雍平的时候,他是县委副书记,后来他受到了谢明君案的牵连,仕途受阻。
但是其拐了一个弯儿,现在又走上了康庄大道,现在他是武陵市市委副书记,一市的第三号人物,他这个年龄还有上升的空间。
还有王刚云,以前张青云对其印象就很深,张青云和陈迈两人吃饭的时候碰到过他和他老婆,当时还引起了些许不快。他的官运也亨通,以前他只是岩门县的常务副县长,现在赫然是清江市委副书记、市长了。按照一般的眼光,王刚云升官的速度也不慢了。
张青云看到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脑子里面不自然的就会有昔日的画面浮现,那个时候和这些人打交道的点点滴滴,现在回想起来就像是在昨天。
但是毕竟是成年旧事了,现在大家的身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却注定了大家缘分未尽,在随后的几年,大家又得打交道。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场戏的话,以前张青云在江南的那些年是前集,现在大家再继续这场戏,各位扮演的角色都得变换了,现在开始的是一个新剧本。
张青云这次只身一人过来江南,这在很多人的眼中是很意外的,本来大家都认为这次是一场官场地震,最后中央却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又像上次一般换了一个省长,只是这次省长的人选换成了江南土生土长的张青云而已。
这样的做法真的能够起到效果吗?江南社会各界对此都或多或少有疑虑的,当然,有更多的人对这样的事情喜闻乐见,尤其是一些手握权柄的人。
江南官场地震,江南局面动荡,并不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事情,虽然在这种震荡中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机会,但是当机会伴随着巨大的风险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还是不愿去冒险。
张青云现在和往日不可同日而语了,他来江南所处的层面是很多人企及不到的,这样高层面的博弈,一般的干部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所以大部分的人,对张青云的这次履新江南都还是审视观望的态度。
其实,张青云自身对这次中央的意图也是有疑惑的。但是通过这段时间的思考,他大致能理解中央的意思。目前江南的问题很复杂,从根源上说问题出在党委的层面,出现在体制机制的层面。
张青云作为一省之长过来江南,其想插手党委的工作是很难的。更何况江南的省委书记汤运国和副书记陈晓两人是多年的老搭档,他们两人一个鼻孔出气,对张青云来说更是一个很大的制约。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张青云的这次履新对改变江南体制机制作用是很微小的,既如此,中央为什么有这样的决定?
张青云仔细的斟酌了这个问题,心中还是有所悟的。现在江南的问题正因为很复杂,所以真要动作起来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动得不好,不仅是解决不了问题,更有可能会引起激变,最后得不偿失。
而要解决江南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找一个有效的突破口,从一点突破,然后慢慢按部就班的解决。打个比方,就好比要把一团乱麻捋清楚,不能乱动,得先找到麻的头儿,然后以此为突破口着手开始捋才行,不然越捋越乱,最后必成为一团糟。
江南的局面就是一团麻,而政府工作就是这团麻的头儿。所以中央让张青云过来,就是要牢牢的把握住这个头儿,从政府工作着手,在暴露问题的过程中,逐步解决问题,最后把问题消弭于无形。
张青云明白这个道理是一回事,但是他心中很清楚,要达到中央的要求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严颂骏就是前车之鉴,作为在江南官场高层工作了多年的干部,严颂骏对江南的了解是深刻的,他本身的能力也是很强的,但是最后还是失败,由此可见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别有多大。
在江南干部大会上,张青云发表了其就职演讲,他的演讲全部都是围绕着政府工作在展开。他的演讲中包含了他对江南工业、农业、旅游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规划和计划的初步设想,包含了解决江南目前住房问题、就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医疗保险问题等问题要达到的目标。
最后他道:“同志们,朋友们这次我履新江南,是为解决江南经济发展而来的,是为解决江南各种突出的社会问题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