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赠品夫人-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闹海孕搜偶觳橹螅驯蛔用胬坛隼戳耍郎乖谕饷妫艨炻湎虑埃Ω媚芰栏烧獾悴计ァ!�
忙碌了一天的赵兴雅在石头娘准备晚饭的时候又开始做针线,那些经过反复试验的碎布,颜色不一,正好可以用来做布贴,虽然不是很大,其中也有很艳丽的几块,做补丁是可以的。
天快黑的时候,石头兄妹回来了,今天他们在山里的时候又收集来了半筐子蓝草叶子,半筐鲜花瓣,为了不引人注意,他们都是在打柴和挖野菜的空隙时间做的。石头爹回来的时候带了十斤生石灰过来,到了晚上,赵兴雅少不得又把这些简单做成了基础染料。如今赵兴雅手头上的这些染料经过估算可以染出七丈红布,五匹匹蓝布,如果有本钱,赵兴雅很想买布,真正试染出商品布。
次日是崇公爵府一年五次的布商集市开放的日子,这一天很多奴隶都会去小集市帮忙干活,至少一家人的口粮不愁赚不出来。赵兴雅也决定跟着石头一家去看热闹,昨天的那床染好的被子面,颜色还算不错,赵兴雅早上又把自己做的花朵和蝴蝶布贴点缀在上面,让石头娘好生喜欢。她决定把这个被子面拿去集市上卖掉,或者换成布匹。要是有人问起来,就说是石头爹用木工活交换来的就可以。府里的纳贡奴隶去平民市场换东西的人不少,这种染色的布被子,奴隶没有资格用,石头娘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是从平民手里换来的。
今年的集市,石头爹是没有资格参加了,他要去织坊干活。石头娘带着三个孩子也没办法帮忙腾出手赚钱,所以这次是一大三小可以自在玩耍一天。赵兴雅换上了草儿的旧衣服,脚上穿着石头娘替她缝制的小草鞋,心情很不错。刚走到路口,大壮那一伙子人就来了,他们有一个赚钱的办法,帮来往的客商给牲口洗刷毛皮,提供饲料和水。现在这八个孩子总是结伴做事,石头一听辛苦一天大家每人能分到四个大钱,立刻带着草儿一起去了。石头娘看见这群孩子懂事也就答应了,现在只留下了小雅一个人,她也方便赚点小钱。
22 集市交易
石头娘出来的时候带了一个粗麻布的包袱皮,里面有一个布袋装了那块漂亮的被面,几斤纺好的线,另外就是赵兴雅给的十斤麻纤维和两件工具。虽然石头一家人都是穿粗麻布和混纺土布做成的衣服,可石头家里并没有织机,只有两个石头做的纺坠用于日常纺线。他们一家的衣服布料都是府里织坊出产的,大家只要拿出足够的钱去买或者用纺出来的麻线之类去换,就不用自己家生产布匹。
崇公爵府的织坊是刘氏侧夫人帮忙建立的,织坊里培养一个织布能手也需要几年的光景,选出来的奴隶织女需要从最简单的粗麻,土布开始练手,那些新手出品的布料几乎都是府中的奴隶消费了。算起来整个崇公爵府和各位夫人的私有奴仆大约有三百人,这还不算崇公爵能够管理的十几万国家奴隶。因为拥有权势,光是在织品规模上,崇公爵府在东越秦山一带都有绝度的掌控能力。
刘氏侧夫人出嫁带来五百万钱的家产和五十多名奴隶,发展到如今,绝对达到了二千万钱的资产,三公子和四公子即便不继承崇公爵的产业和爵位都能成为士大夫中的富豪。这个小集市的规模真的不低,赵兴雅看见来来往往的车队,回程车辆上放满的各种各样的布匹。顿时,赵兴雅心中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将来她置办家产也要和刘氏侧夫人一样有气派,让昙妩珍的前程更够光耀,这个穿越游戏已经让赵兴雅感到有兴趣了。
身穿粗布衣服的赵兴雅还不能走到最前面的布庄,即便是想摸一下那些布料的手感也是不能的,只能远远带着好奇的眼光看着小集市里的繁华。石头娘看着赵兴雅被震撼的样子,也有些感触,她拉了拉赵兴雅的小手说到:“这些离我们太远了,我们还是去摆摊子,你给我的麻还不错,是能纺出织细麻布的线,我们现在去守着摊子干活,一点都不耽误事。”
赵兴雅跟着石头娘在进口的大树下摆摊子,今天还真的有不少妇女边干活,边卖摆摊。摊子经营的种类还不少,有一盆盆煮好的乌泥薯,黍粮米饼子,咸菜,还有卖干蘑菇什么的,更多的是自己纺成的各种线,还有一些粗布制成的简单男布鞋,草垫子什么的,都是府里的纳贡奴隶在做小生意赚点小钱。草垫子就是畅销的商品,把草垫子放在车子边上防止布匹滑动时造成损失。至于乌泥薯,黍粮米饼子和咸菜就是卖给今天干活的奴隶和车队随员了。今天的人流量很大,做这样的小买卖虽然很累,可也能赚到不少辛苦钱。
石头娘找了一处干净的地方放上些树叶,再铺上那块包袱皮,就把自己的货物摆上了。那些线的价钱就只有一两个钱的还价空间,石头娘心里有数。不过那块被子面就不好说了,碎布是四双好草鞋抵当了八个钱换来的,缝补起来,不染色也能卖十二个钱以上。染了色,贴了花式布贴该卖多少,真不好说,石头娘最希望能卖到三十五个钱,不行最少也要二十五个钱,不然就不划算了。
石头娘静静地做着活,等着人来买她的棉线和麻线,赵兴雅则在两侧的摊子到处跑,看热闹。对那些奴隶贩卖的各种线做个了解,也就是在了解这个时代的纺织技术。赵兴雅的好奇没有被这些大人提防,谁也不知道这个小孩是穿越来的,能看懂她们的手艺。
眼看就要到中午了,石头娘要到二里外的小厨房去拿赵兴雅的午饭。至于她自己就随便买点什么对付一顿就可以了,两个孩子跟着那些伙伴也是如此,今天要紧的是能赚到钱。摊子还没有开张,自然是不能撤了,这时候赵兴雅提出要帮石头娘看摊子。石头娘觉得问题不大,反正她跑个来回就是最多十几分钟的事情,于是她就和隔壁摊子的大婶打了个招呼,就让赵兴雅守着摊子。
石头娘走后不久,一个带着三辆车的小车队路过了这些小摊子,往集市那边前进。车上有个老头子随便一张望,就看到了赵兴雅面前的那块被面。他觉得那颜色不像坊间常有的,就打发其他人先进去,自己信步走到赵兴雅摊子跟前拿起布看了看,问到:“这块花布是你家的,怎么卖的。”
赵兴雅没有对这块布的价钱有估算,随口说到:“一百个钱。“
老头子听到这个价钱之后,拿过这块布仔细验看之后,才对赵兴雅说到:“你家大人去哪里了,这块布我要了,你家还有这样的布吗?我在这里等你家的大人来。”
赵兴雅看了看老头,说到:“这是石头爹干活换来的,还有没有要问石头娘。您稍等一会儿,石头娘马上就来。”
老头看见这么小的奴隶女孩能这样毫无惧色的应对自己问话,心中也有些期待,也许孩子的家人是织坊里干活的什么人。他来小集市这边采购布匹好些年了,从来没有看过这样印染的布匹,他很期望知道这位染匠是谁。要是这种布下水之后还能大致保持这种颜色,他像拿多一点货。他看出来这是套染的布,那些布贴的颜色很丰富,而且什么种类的都有,像是行户人家的手艺。
石头娘生了一肚子气回来,也没拿到赵兴雅的午饭。今天外面很忙,厨房的人有一半多被借到爵爷那边干活去了。厨房的人舀出大约两斤小谷,两个鸡蛋就打发她自己准备两顿饭食给雅儿,还说这是特意照顾她。石头娘觉得太耽误事情了,又不能说什么,只好带着东西赶回了摊子,她打算拿钱买些东西给小雅吃。
摊子前突然站着一个老头,一看就是平民的商户人家打扮,石头娘不敢怠慢,赶紧问到:“客商是想买被面还是这些线?”
老头子很和气地说到:“我看中了这块套染的花布,你家孩子已经说了是一百钱,不知道你们手上还有没有这样的花布,我打算再选一些走。”
一百钱还成交了,小雅怎么这么会卖东西?石头娘心里狂跳,看了赵兴雅一眼才说到:“要是我们家还有这种东西一定拿给你看看。可惜,这样东西是孩子爹在平民区用木器换的,下次再去也不知道能不能遇到那个人。”
老头子听到这个答案有些失望,他拿出了一个银币递给石头娘说到:“我身上没有一百个大钱,就拿这个银币抵了,要是将来你们在平民区看见了这个人,把他带到我的熊家布庄,我还有一点谢意。”
石头娘看见那枚崭新的银币,眼里都放光了。这种银币在官府里是抵一百个大钱的,实际上经常能换一百零三五个大钱。这等于无形中又得到了几斤口粮。石头娘赶紧接过银币,向老头保证,有消息一定会去熊家布庄。老头子又打量了石头娘和赵兴雅几眼,方才拿着被面离开了。
老头子回去之后就把这块被面在水中浸了一个时辰,没有发现很明显的掉色,心里大喜。他舍不得用太阳晒,挂在屋檐底下阴干了,然后真的拿这块不入流的土布套染做成了被面给自己用。他还吩咐要是有一个叫石头娘的女奴带人来找,一定记得知会他一声。
拿被面换成了一个银币,石头娘觉得今天没有必要摆摊子了,她用纺好的线换了些吃的和赵兴雅一块吃完就回家去了。一路上她忍不住问赵兴雅说到:“我们要不要再去买碎布,染这样的被面卖给熊家布庄,辛苦几天可以赚几十个银币,够我们吃十年的粮食。”
赵兴雅说到:“我们的染料用于染整匹的布最划算了,布头也收一点,春天多雨,趁着明天还天晴,把红色的染料都用了吧,至于那些蓝色的就不要紧,沤在缸子里一个月都没事。”
赵兴雅这些话一说完,石头娘就抱着她,脚下生风跑回了家,然后她对赵兴雅说到:“你现在去睡觉,觉醒了,石头娘就把事情办妥了。”赵兴雅真的去睡觉了,五岁的小孩劳神过多可不行。
石头娘还真果断,挖出埋在后院的罐子,把自己家少得可怜的存款,自己的私房钱全部用上了。她凑足了五十五个大钱,包起来就往织坊跑,她以帮人买货为由,把钱全花光了,买了足足七丈多大小布头。她这也算是破釜沉舟了,要不是那块银币不能拿出来现芦花,她连银币都想拿去做本钱。
23再染
赵兴雅睡醒之后就看见石头娘在整理大小布头,最大的一块有两丈长,是有些挑纱的次品布,不然也不能当做布头卖掉,还有些连鞋面子都做不成的碎布是石头娘厚着脸皮讨来给赵兴雅做实验用的。她看见赵兴雅起来了,赶紧对赵兴雅说到:“雅儿,这么多布我们要赶紧染,你来看看要染什么颜色好。
赵兴雅检查了一下,把一些细棉布选出来,让石头娘依次放入红色的染料中,然后她让石头娘在后院北边的大树下拴好麻绳预备着晾干布匹。这种红色还是不经晒的,如果在太阳下曝晒一定会容易脱色,大风吹干比较好。她估算这些红色染料染完这些布匹之后会剩余一些更深红色的底料,大约能染一丈布。那块两丈的布匹,赵兴雅觉得不剪开,用印花染的方式把挑纱的部分处理成黑色就可以掩盖瑕疵,卖出好价钱,于是她让石头娘把布留下来以后用。
为了练手艺,赵兴雅选了两块手帕大小的细棉布布头,修剪锁边变成手帕。用小罐子里的其他颜色配合着红色染料作画,做出图案,然后晾干,再用废皮子封出图案,放入蓝色染缸中。时间不用很久,两块手帕就有了淡蓝色,赵兴雅赶紧捞出来崔,垫在另外的碎布上拍干,直接放在晒菜的竹匾上晒干。
一大一小两个人为了染色的事情又忙到了天黑,在赵兴雅的坚持下,石头娘抽空把两斤小谷全部被煮成了饭,在一个瓦罐里煮了一些野菜汤作为大家的伙食。石头兄妹很晚回来,闻到了灶台上有种特别的香味,他们都明白那是小谷饭特有的香味。今天他们很努力的干活,吃饱了中饭,还带回了八个钱,能吃到小谷饭真好。
赵兴雅的心思都在染布上面,对于这个粗糙的饭一点也没有嫌弃。一家人坐好吃饭的时候,赵兴雅已经在想如何把石头爹得到的两尺旧布改制成商品。这是一种特殊的布匹,大量的麻,少量山藤纤维,一种野生虫丝的混纺,做成窗帘子很有立体感。这块布有点破洞,一直在绣花房当垫子用,今天绣花房的管事说要丢掉当抹布,石头爹便讨来说是给孩子做裤子。
对于织物的破洞,赵兴雅有手艺修补。若是丝绸她还没有趁手的修补原料,麻织品就好办多了,她手里现在就有石头娘刚纺出来的细麻线,用竹子做个绷子,花点心思补上就行。麻纤维织品上色不易,赵兴雅织补好这些就有多了一块练手的布。
饭后石头兄妹都累得很快睡着了,石头娘和石头爹借着月光打草鞋,赵兴雅则去翻动红色染罐里的底色了。石头娘悄悄把那块崭新的银币拿出来给石头爹看了,说是那床被面换来的,还有一位熊家布庄的老板愿意长期收购。石头爹脸上的笑意一下就爆发了,他知道石头娘又买布头了,心想这下子又能收入多少银币呀,好日子来的可真快。
赵兴雅检查完染罐,恰好看见了石头爹和石头娘的火辣目光,石头娘直接说到:“雅儿,这块银币你收着,将来请师父教歌舞用来送礼。我们一家卖掉这次染的布再分些钱,将来想让石头当平民也是要送礼的。”
赵兴雅看着那枚银币也很稀罕,拿过来看了几眼之后就对石头娘说到:“你帮我收着吧,石头娘,我相信你,你把我的东西收藏得很好。那些布没有卖掉之前,家里缺钱可以直接从我的钱里面拿。”
石头娘看见赵兴雅这么懂事也就笑眯眯地答应了,赵兴雅却突然提出了一个要求说到:“石头娘,我想要些辰砂磨粉,不知道哪里能弄到。”
所谓的辰砂就是朱砂矿石,赵兴雅突然想到要是在红色底料里面放入朱砂粉,也许就能染出鲜艳的红色。那二尺布能做一个帘幔的装饰,不用贴身接触人的皮肤,所以就是用来有毒的朱砂问题也不大。帘幔也不用经常清洗,这样对红色的保存有利。
辰砂?石头娘有点为难,还是石头爹有办法,他想在漆家具上色的地方应该能找到一些,于是他把这件事包揽在身上了。
次日早上,石头爹趁着微弱的晨光给赵兴雅做了一个竹绷子,然后才去上工。眼看天色不对,这一日肯定是有雨了。天下雨,石头兄妹自然不用上山了,他们赶紧帮着母亲把昨天晾晒了一晚的布头全部收回来了。吹了一晚的山风,这些布基本是干了。
看见雨还没有来,石头娘却有了主意,今天就把所有的布拿去熊家布庄卖掉,那些蓝色染料还等着布料染色呢,不卖掉这些布料,七八匹布的钱就算把赵兴雅的现钱拿出来也是不够的。因为下大雨,自己的行踪才能被掩饰掉,石头娘决定去冒险。
石头娘跟三个孩子交代了,草儿今天负责做饭,石头要去小厨房帮赵兴雅拿饭菜。剩余的时间,他们自己找事做。每次下雨的时候做不了太多工作,就会被减少食物,这是石头兄妹都知道的事情。
石头娘走后,草儿就开始忙着准备饭,饼子是很不好做的,草儿才六岁多就要做一家人的饭,真是可以给现代的孩子当励志教材了。石头则忙着把院子里晒好的柴火搬进屋子里,如今石头家的柴火全靠石头兄妹捡了,交贡品不够,保自己家的使用不成问题。
赵兴雅从来不沾染这些粗糙的事情,她的手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她靠近窗子,耐心地织补,直到倾盆大雨来了,才远离那飘雨的窗子。这场雨可真大,不知道石头娘背着那些布走到了哪儿,她身上揣着八个大钱搭车,现在应该能到熊市布庄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